TalkingData用数据诠释感性的改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语言。世界运转,社会发展,移动互联,再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用数据的语言沟通,用数据的思维改变。 以大数据的思维,改变对精确性的苛求,转而追求混杂性;改变对因果关系的追问,转而追求相关性。真正的革命并不在于分析数据的机器,而在于数据本身和我们如何运用数据。一旦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巧妙地用来激发无限创新。
在这场主题为《大数据视角下的特色小镇》的演讲中,葛磊先生描述了一幅关于旅游行业的宏大图景: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每年旅游的人次达到了40多亿,平均每人每年出游三次,而中国老百姓去年在国内旅游上花的钱是39000亿,且更倾向于自由行……诸多迹象表明,旅游行业正从‘有没有’的初级阶段向‘好不好’的中高级阶段演化。在未来,毫无疑问会是一个迅速扩张和消费的朝阳产业!
有意思的是,在葛磊先生看来,很多地产商转型做旅游并不成功。究其原因,就是产品逻辑的不同,一个是房地产驱动,一个是服务驱动:地产是标准化、可复制的;而旅游则更加偏向个性化、创造性、独一无二的体验。
对于某大型地产商“旅游+地产”模式的成功,葛磊先生解释道,其本质上还是住宅地产——在大中城市周边拿地,用主题公园的运营实现土地增值,用周边地产的变现实现盈利。其核心人群以当地人为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地产。
那么,真正的旅游地产怎么实现?消费者痛点和需求点又在哪里?
葛磊先生认为,现在的大城市房价高到让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生活节奏快到几乎没有了生活。城市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逃离城市,正在成为一种快速崛起的旅游需求。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渴望到一个看得见山水、听得到鸟鸣的地方,享受慢的节奏,享受一种和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催生了“旅游+地产”的第二种融合场景——第二居所。
但是,“第二居所”不等于房子。葛磊先生指出,“第二居所”大体有两种形态:城市周边的周末式第二居所,以及大交通便利的候鸟式第二居所:前者是在大城市三小时车程内,生态友好的地方,给自己和家人打造的一处周末庄园。 而后者,则是以避寒游、避暑游和康养游为主,在大交通便利,同时具有季节性生态优势的地方,给自己家人和朋友们打造的一处乌托邦。
面对消费者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葛磊先生认为,“这就需要在做目的地营销规划时,基于数字化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深刻洞悉消费者需求,实现目的地精准营销”。这也正是联科今年4月与TalkingData联合成立“旅游消费者大数据实验室”的初衷。
浏览5936次
浏览1633次
浏览10763次
浏览7244次
浏览2185次
浏览5701次
2025-01-08 昆明
2025-06-20 深圳
2025-04-19 南京
2025-08-15 上海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