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会议文档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page: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徐恩庆 - 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

所属会议:2017可信云大会会议地点:北京


下载

手机看
活动家APP客户端

扫二维码下载
或点击下载
Android iOS

4922次
浏览次数
2017可信云大会所有文档 北京中油瑞飞 孙杰 - 大型企业云化2.0的现状、思考与未来 广电总局 孙黎丽 - 广电云平台视频基础能力需求分析与测试评估 烽火通信 涂文杰 - 烽火FitDP容器解决方案 北京AA投资 王浩泽 - 企业服务的投资逻辑 GrowingIO 王硕 - Auto Scaling System for AWS 中国电信 王萧 - 中国电信政务云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王秀梅 - 云计算在医疗行业应用及医疗云可信选型标准发布 中联润通 肖力 - 大型OpenStack私有云运维项目角度实践 映客直播 薛宁 - 映客直播调度系统实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闫丹 - 《企业级SaaS服务调查报告(2017年)》发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闫丹 - 可信云•企业级SaaS评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闫丹 - 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浪潮云 颜亮 - 浪潮云 引领中国云浪潮 腾讯互娱 杨文兵 - 从0到1构建企业自动化运维系统的PaaS 人民在线 杨耀武 - 重要业务系统如何顺利上云 北京邮电大学 杨义先 - 《安全简史》之大数据隐私新视角 七牛云 袁晓沛 - 七牛容器云大规模线上实践 亚数信息科技翟新元 - 现代化的HTTPS运维 云栈科技 张春源 - 容器技术在地震系统中的实践 企事录 张广彬 - 超融合架构及其发展方向 乐视 张建蕊 - 多场景时代的视频云架构 网易云 张亮 - 使用容器应对业务快速迭代和大规模部署的运维挑战 思科 张亦安 - 思科HyperFlex,高性能省硬盘的超融合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 张智慧 - 政府采购软件及云计算服务相关政策介绍 思科 朱立新 - 网络 全智慧 全景洞悉 心想事成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代晓慧 - 可信云认证总体发展情况通报 迅达云 董伟 - 如何打造一款轻量级的在线教育视频解决方案 国家行政学院 杜庆昊 - 超融合应用实践与体会分享 UCloud 方勇 - 政务云建设的CBA演化 联通云数据公司 房秉毅 - 可信云端 与沃共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封莎 - 云深不知处——云计算的数据安全能力构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韩涵 - 政务大数据建设的推进思路 博彦科技衡跃辉 - 博彦科技之大数据时代下的混合云应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姜春宇 - 大数据产品能力评测-赋能企业大数据能力建设 联通云 靳宏亮 - 云维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百度云 李诚 - 公有云的安全产品体系建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李海英 - 《网络安全法》与云安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栗蔚 - 《中国公有云发展调查报告(2017)》 可信云评估观察 中国电信 刘杰 - 推动CDN联盟,共建大视频平台 恒丰银行 柳东 - 基于OpenStack构建金融云实践 随锐科技 罗庆欣 - 瞩目实时通信云架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马飞 - 可信云•混合云解决方案评估方法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孟为民 - IHE中国与医学装备信息交互集成规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牛晓玲 - 可信云金牌运维专项评估 云安全联盟 钱晓斌 - CSA国际云安全标准暨云安全全球最佳实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卿苏德 - 可信金融区块链测试的设计思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曹峰 - 超融合发展趋势及云计算超融合架构可信评估情况通报 云智慧 曹国喜 - 云环境下端到端应用运维监控平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陈凯 - 云分发评估标准(2017版)解读 UCloud 陈晓建 - 云汉灿烂,通向U Defined Cloud之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陈屹力 - 可信云容器评估方法 青藤云安全 程度 - 云工作负载安全保护最佳实践 Udesk 程俊来 - Udesk如何帮助企业的客服团队成功 青藤云 崔晶炜 - 网络安全趋势与金融行业云安全思考

文档介绍

整个2017年上半年0元中标、1分钱中标的事件现在看起来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了。一说云计算、云平台,也是几百万的大项目,怎么会是0元、1分钱?实际上背后反映的是云计算在重点行业所引发的非常惨烈竞争的市场,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政务云市场。

演讲实录

我的题目是“政务云建设焦点分析和评价机制”,主要从以下方面做分享:政务云发展现状、政府建设模式和发展关键点、标准情况和工作思路。

首先是政务云的定义和优势。政务云是为政府部门搭建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底层基础架构平台,将传统的政务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共享给各个政府部门,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让群众少跑路,信息多跑腿。一是大大节约建设成本;二是政务云将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三是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联动与政务协同;四是可促进集中管理的实现。

云计算整体行业发展形势迅猛。今天主会场也发布了公有云的发展报告,披露了一些数字,首先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6年公有云市场达到了170.1亿元,增长速度非常目前快。私有云达到344.8亿元,相比2015年增加了25.1%。从整体来看,SaaS和PaaS比例逐步增大,产业结构逐步增大,更多向政府、金融、游戏、电商等细分领域推进。另外一个是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在大规模订单处理、海量数据存储方面、在大型数据中心结算方面都觉得了非常快的进步,主流开源技术的应用也逐步突起,以前很多技术在国外应用多一些,现在国内厂商运用比较成熟。还有容器技术逐步走向了大规模的应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市场和技术上都实现了突破。三是信任体系逐步完善。我们的可信云从第一届到现在越办越好,大家对可信云的认可、信用、评价工作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现在可以提供14种以上的云服务评估,累计做了200多服务产品的评估。最后,云服务推动国家双创发展,有云服务后,中小微型企业创业门槛大大降低,以前去俄罗斯,好歹买点服务器,现在什么都不用,一人拿个手机就能创业,这是非常实在的问题,促进了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的往后发展。

政府部门积极建设政务云平台,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建设或规划建设政务云平台,相当一部分地级市也已经开展相关建设。为什么说“大部分省份”?全国31个省份,昨天刚刚召开了政务云委员会研讨会,有来自最西部新疆和西藏两省的领导,虽然起步比东部省市慢一点,但也在积极的推动政务云建设工作,所以说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在做,相当一部分地市级已经开展相关建设。这次邀请了来自山东地级市,如淄博、东瀛、潍坊及很多城市,一个小城市的政务云建设就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规模和应用。服务于地方政府建设的厂商非常多,不管是以前说的技术云商、IT产商(华为、华三、浪潮),互联网产商依据在公有云上的技术优势,逐步往政务云上拓展。系统集成商利用地方上原有的工作继续开展。

从我们政务云市场规模来看,根据相关报告统计,2016年中国政务云市场总体规模达91.5亿元,同比增长93%,几乎是成倍的增长。如果仅从这个数字来看,并不能体现出政务云的真正价值,它只是一个表现,背后承载的政府数据应用所带来的真正价值是数字难以估量的。

政务云政策环境全面利好,这里面列了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网信办都在推进政务云的相关政策。国务院国发5号文,是我们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个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 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55号文《关于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还有国办108号文。

政务云的发展政策现状是全面利好甚至是全面爆发的趋势。政务云业务形态,政务云跟电子政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着业务开展展开,地方上既有工商、税务横向区域的打通,还有纵向打通,比如警务、司法、教育等不同行业主管的纵向业务云。

政务云平台架构。依然跟传统云服务是同样的架构。政务云强调标准、规范,强调安全保障,政府采购跟一般的企业采购毕竟不一样,政府采购即便采个马桶,我相信都比一般社会上的企业采购马桶要更加标准和规范一些。

建设流程,一般政府建设政务云过程中是咨询、规划、采购、建设、迁移、应用、优化的流程,政务云建设环节比较多。

政务云建设模式。政府传统上喜欢控制自己的机房,自建、自用、维护,云计算厂商只是过来给我当个施工队,有这种情况。但我们说“云”这种形态,更多是鼓励云计算公有云,鼓励像自来水一样,安需购买、灵活使用,这才是真正能够节约建设成本的。所以从上自下的建设、购买趋势希望以越来越简单的方式、方向发展。

政务云发展关键点。前段时间通过调研,总结出以下几点:一个是统一规划部署,从省级或者市级大视角去看这个事情,站得越高责任越大,覆盖的面越要,立意要高远、定位要准确、理念要超前、方案能落地,总结一句话是“领导要重视”,领导重视的地方,会发现这个地方的政务云及各方面发展非常快,比如贵州,同样是中西部城市,但这方面发展很快。二是安全保障,政务云跟其他行业有更重要的区别是更加强调安全,当然大家角度不一样,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信息安全。降低安全隐患是政务云建设、保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数据安全保护体系,身份证信息都在云上,如何保障安全,平台安全和介入安全并重。现在很多把安全力量都放在平台上,实际上接入侧或者个人终端侧包括身份认证方面的安全同样重要,不能光重建设,建设要安全,使用也要安全。三是数据打通和挖掘,政务云是数据发展的前一阶段,后续发展时候往政务数据发展,数据打通和挖掘应用是未来重点,有效支撑未来的决策或者在社会上做一些工作。政务数据共享与交换、政务数据开放及大数据应用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四是标准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建设滞后于发展,统一标准有利于平台和规范长远发展,政务云服务评价标准匮乏。

政务云发展焦点。什么是焦点?焦点是有一个方向,用《焦点访谈》的话说,还得“用事实说话”。我个人昨天跟一些地方领导探讨,思考目前政务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焦点,我觉得可以用“一”字来总结。“一”反映了现在的问题和事实:现在地方上政务云建设多头管理的局面非常严重,从我们这次跟各个地方政府打交道可以看出,有信息中心、信息局、电子政务办及省厅里专门负责推进电子政务的,通管局有时候也有一些指导,他们也提出能不能有一个更加一致的管理思想,互相之间更为清晰的职责界限,有一个管理的整体。另外“一”的意思是标准归一。以前说政务云建设是为了打破信息孤岛,可下来看,以前是小的信息孤岛,现在变成大的信息孤岛,各个省之间有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有没有统一的规划,甚至省里的各个城市间有没有统一的思想,行业内有没有大家共用的标准或者政策,不用担心边建设的问题。“一”是现在发展到这一步我个人的判断,从“多”或者“乱”或者自发的东西逐步统一发展。

第三,政务云标准。我们团队以标准立身,从2012年至今,可信云标准从开始的云主机、金牌运维专项评估标准、云保险相关评估标准、开源解决方案标准、混合云评估标准,下一步方向是往私有云上推,把可信云的精髓逐步在行业上推广。政务是现在的重要方向。

这是我整理的政务云的主要标准,传统电子政务系统方面有《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和政府资源信息交换体系。政府云采购方面,有《面向政务的云服务》系列标准。另外是政务云平台建设方面有《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系列标准。安全方面比较多,大家普遍比较接受的是等级保护和安全审查相关标准。

我们团队推的面向政务的云服务标准,按照云服务具体分类做的工作,更多的是集中在采购方面。

最后一部分是工作思路。这里给大家展示了我们团队下一步想做的事。第一是政务云成熟度研究,建立政务云成熟度的评价体系,大部分省份和地区考虑的焦点是从如何建设转向如何更好的运维、优化,政府如何评价厂商给自己建的云是有优势的,政府或第三方机构如何评价政务云,评价方面需要更加细致、更加贴近21世纪的标准。

我们现在打算参考国际上成熟度的参考,政务云是否能实现需求,是否上升到风险控制的局面,是否是优化资源的维度,不仅仅是提供资源,还有没有优化资源的问题。从真正电子政务运用的业务去入手,看业务是轻载还是重载型业务,对云的需求是怎么样的,然后反推我们需要考察的维度、细化指标,工作还在研究过程中,这里展示的是方向。

工作做成熟后,给政府点评。因为政务云的发展很重要的角色是各地政府,各地政府才是各地政务云的主人以及用户,我们厂商更多是打工的。政务云省级、市级说自己是全国政务云建得最好的地方,谁来评价?有没有一个机构能评价?能不能机构能说你达到的是五星、你达到的是四星?未来我们要发布政务云2.0地图。

我们支撑国采中心,推动政务云采购合规合理,如何用指标量化我们采购的东西,最近在推这项工作。

我们也建了政务云委员会,依托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可信云团队的力量,把一些地方政府政务云建设的主要功能及研究机构团结起来,搭建了政务云委员会,为了能促进大家的经验交流。我们开了一次研讨会,觉得很好。各省有有自己的经验,互相之间需要交流,每个人说说你的省或者市面临哪些瓶颈和问题,我们总结发现有些问题是共性的,针对共性问题,依托研究院专家团队力量共同推进解决。欢迎企业代表加入政务云委员会以推动工作,不论是行业标准还是其他工作都欢迎大家加入。

×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