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霖,现任微软西雅图总部资深设计师,负责必应搜索体验架构的设计工作。曾在百度、微软研究院、微软工程院参与设计实践和产品创新。先后主导百度空间宠物、必应新闻跨平台体验、必应桌面客户端、微软车库孵化产品、微软小娜、Win10搜索本土化等设计工作,并多次获得个人和团队的创新奖项。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曾担任2013,2014年IXDC工作坊主讲嘉宾。
来自微软总部的资深设计主管高霖,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人工智能时代进阶的体验设计”演讲。在技术不断革新突破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日常接触的产品和服务都逐渐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而作为科技行业中的设计师,在那些简单流畅的用户体验的幕后,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工作要求以及日常实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工作坊一开始,高霖就指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对设计实践和内容产生重大影响”。他向大家介绍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简单来讲,就是让机器通过一定的数据输入后,进行一定算法运算(模拟人脑学习思考),最终产出一定结果的能力。而这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技术革命,对于设计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高霖引用了交互设计奠基人Alan Cooper有关界面设计的思考,“不管你的产品是什么,你的界面设计得越少越好”,并以微软小冰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与交互界面之间的关系。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在产品中的运用,高霖以Spotify(美国版的网易云音乐)为例,介绍了它的DiscoverWeekly功能-即根据用户经常听的歌,每周会为其推出一个适合他们的歌单,而这正是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技术才使这样的功能设计成为可能。
讲到设计此类产品的“套路”,高霖点出:“首先要收集足够的数据,设计出一个合适的算法,最后给用户一个最好的产出物。”而设计师的任务便是在这个过程中,思考“怎样的产出物”才能满足理想的用户体验。
在点出“数据-算法-产出结果”这个通用公式,以及在这个公式背后设计师应去探索思考的重点后,主讲人高霖向大家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3个渐进式学习重点:
1.可预期的体验设计
2.数据驱动的个性化
3.自动化的内容开发
为了更好地理解消化这3大学习重点,主讲人高霖要求在场的每个组选出一个感兴趣的产品,并进行设计改进练习。各小组最终选择的产品有淘宝,美图秀秀,摩拜,滴滴,头条,微博等。通过一系列的发散思考和讨论学习以及主讲人点评,大家对人工智能大背景下的交互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工作坊结束前,主讲人高霖还对“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设计师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未来的机器人将会代替设计师做重复性的劳动,而机器永远无法拥有设计师所具备的“同理心”,这也是机器终将不能代替设计师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复性的设计基础工作会被取代,通过同理心、通过爱去解决问题是设计师的核心价值。”
最后,主讲人高霖鼓励大家一起探索、努力,让设计师在人工智能大时代下一同走向更好的前景!
浏览2865次
浏览10424次
浏览7907次
浏览1042次
浏览7355次
浏览6805次
2025-06-20 深圳
2025-04-19 南京
2025-08-15 上海
2025-10-23 上海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